影像擷取及傳輸系統(PACS)之基本認識

[metaslider id=”179″]

影像擷取及傳輸系統(PACS)屬於醫療資訊系統的一部份,和醫院資訊系統,實驗資訊系統、放射線資訊系統共同構成現行醫療網路資訊系統。顧名思義,PACS 的主要目的在於將醫療系統中所有的影像,以數位化的方式儲存並經由網路傳遞至同系統中供使用者於遠側電腦螢幕閱讀影像並判讀同時也可做為不同醫療系統影像傅遞交換的工具。隨著軟體及運用程式的進步,將來可能更進一步協助醫師進行診斷、教學及醫學研究。具體的說,一個完善的PACS應包括影像擷取、儲存、輸出、傳輸、顯示,及HIS/RIS整合交換資料等功能。而成功的PACS不只須要強大的硬體,更依賴完善的軟體功能及作業程序。

☞什麼是DICOM?

DICOM是目前國際通用的醫療影像通訊儲存規格,也是醫學影像儀器和軟體間共通的通訊規格,包含以下三個內涵:

  1. DICOM完全針對醫療領域所發展出的系統。
  2. DICOM適用對象是數位化的醫療影像。
  3. DICOM之重心在於影像物件之通訊觀念。

☞DICOM系統之基本結構為何?

DICOM的結構分成兩大部份,一部分是資料的部份Image Object Definition(IOD)影像物件定義,包含影像的像素及影像所屬之資料,這些屬性資料包括病患屬性資料、檢查屬性資料及影像屬性資料等。

另一部份則是動作指令物件Service Object(SO),透過這些動作指令來將IOD進行驗證、存取、查詢等通訊傳輸的動作。

PACS就是透過這個DCIOM的結構及傳輸通訊的動作進行兩個不同應用程式之間的檔案及資料交換。

簡單的說就是醫療影像儀器與電腦系統之間透過DICOM來將檢查出來的影像及醫院資訊系統進行資料交換,例如檢查儀器可以向醫院的PACS系統下載檢查名單,然後結合影像之後再將影像傳送到醫院的PACS系統,這中間就是透過網路作交換的,換言之,儀器和電腦之間透就是過相同的語言來進行溝通,這個語言就是DICOM,因此只要符合DICOM相容的儀器及電腦,均可以透過這個協定來在網路上進行資料及影像交換,這套系統就叫做PACS系統。

☞DICOM之網路通訊架構

  1. 在TCP/IP之架構上,同樣是透過IP Address(×××、×××、×××、×××)的方式來傳送及接收資料及訊息。

  2. DICOM網路與現存的網網路絕對相容,與所有WWW、FTP或E-Mail可同時並存,並不會互相干擾。

  3. DICOM系統之通訊都必須有一組獨立的Application Entity Title及ID以供辨識。

☞DICOM之Conformance Statement 相容性說明書

  1. 所有DICOM相容之軟體或硬體,於安裝前均須提供一份叫Conformance Statement相容性說明書。

  2. 相容性說明書必須明列此系統所使用之所有Sop Class及Transfer Syntax的相容性規格。

  3. 這份Conformance Statement在安裝前必須與DICOM規格對照以確保系統連結的功能。

將LINE官方帳號加入好友,索取最新版產品資訊。

加入好友

想要更了解美台最新產品,歡迎追蹤喔。

Comments are closed.